近来,周杰伦作为总策展人的“艺起‘杰’作”艺术展览广州站在广州公民艺术中心正式向群众敞开。这不仅是艺术爱好者的一次视觉盛宴,也是周杰伦粉丝的一次心灵之旅。
周杰伦的“黄金搭档”、闻名作词人方文山是“艺起‘杰’作”的学术参谋,这次广州站展览方文山和周杰伦联手带来了极具古典风格的当代艺术著作,与广州这座前史文明名城的现代文明生机相辅相成。
在展览开幕之际,南方网、粤学习记者专访方文山,倾听他与周杰伦音乐创造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暗地故事,感触方文山歌词创造之外的艺术魅力。
谈广州形象:赋有故事感的广州激起创造构思
南方网:“艺起‘杰’作”团队此次展出为什么挑选了广州?
方文山:这种艺术展最好是能与市民构成互动。广州的文明底蕴和艺术气氛适当激烈,在这个当地举行艺术展会构成广泛的影响力。
“艺起‘杰’作”在挑选在这样具有文明特点的城市展出,与受众构成一致,我以为没有太大妨碍。
南方网:您形象中广州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哪些当地最能激起您的创造构思?
方文山:广州这边的食材、饮食文明十分多元。我形象最深入的是广式烧腊和煲汤,尤其是花许多精力熬制成的汤底,十分一起,你看鸡汤熬制出来的滋味十分鲜甜,也是岭南文明独有的“汤文明”。
广州有许多风景名胜,还有许多具有年月感的老街区,十分风趣。例如广州十三行、沙面老街等,这些当地自身就具有故事性,走在这些前史场景中,看到那些建筑结构,你会发现故事自身现已在酝酿了。置身其间,天然会有许多构思。
谈创造理念:国风类音乐拓宽了听众集体和影响规模
南方网:您和周杰伦的许多著作包含《青花瓷》《兰亭序》等,多年来经久不衰,从您的经历来看,艺术创造融入中华传统文明怎么做到家喻户晓,赢得更多海内外受众?
方文山:首要,音乐是情感的催化剂,也是年代的一起回忆。有些歌会跟着听众的成长历久弥新,可能有人小学时听《七里香》,比及步入社会再听,就重温了年少韶光。
这跟曲风也有联系。咱们最初创造时,《止战之殇》《夜曲》等许多编曲现已走在年代前列了,所以现在来听,不会觉得和弦、编曲很老套,仍然能跟得上年代。
别的,我和周杰伦在创造上有个一致,每个专辑都有必定份额的国风类音乐。这么多年来,国风元素保存到现在,也变成特征。
我形象很深入的是,《东风破》刚发行时,咱们在北京到会活动,有粉丝说,他的父亲从不听盛行音乐,但一听到《东风破》就开端循环播映。我想,正是国风类的歌曲拓宽了盛行音乐的听众集体和影响规模。
这些年,中国风元素越来越盛行,我觉得这是功德,代表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华文明是有认同感、有归属感的,这很重要。
南方网:许多歌迷说,您的创造像写诗,您的创造构思来源于哪里?
方文山:一个是我自己对日子的调查,一个是周杰伦的旋律。
我跟周杰伦的协作大多数是先有曲再有词。他的作曲自身就有很强的画面感,供给了许多幻想的空间,风格多样,有怀旧风的《上海1943》、轻松民谣风的《七里香》,也有风格很悲凉的《止战之殇》等。
每次创造时,他除了会给我曲子,还会给我讲他脑海中的故事,我再把他的故事用文字表述。打个比如,创造《粉色海洋》是源于他在澳洲时通过的一处海景,由于某种藻类的成长,海面呈现成一片粉红,结合他想呈现的叙事,有了这首歌曲。
再提到自己的调查,创造时,咱们要有才能把调查到的现象或场景,或人、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或许用绘画、印象进行转化。我用歌词的文字去表述、复原我看到的现象、或听到的故事。
谈跨界艺术:用展览、设备艺术、绘画讲故事
南方网:近些年来,您一直在艺术展览、汉服文明等方面发力,在这些范畴您是否寻求取得像盛行音乐那样的影响力?
方文山:客观上很难到达像盛行音乐这么大的影响力,也不现实,由于范畴不相同。由于有互联网的传达,盛行音乐无远弗届。可是办展览或推行文明活动,只能限制在某个区域。
我想用有别于音乐的方法讲故事,用展览、设备艺术、绘画,乃至是一些线条来讲故事,而不只是用文字讲故事。跨范畴进入到当代艺术展览,我并不等待有像盛行音乐的影响力,但我会尽力去做好。
南方网:这次展览的哪些元素是您和周杰伦与歌迷朋友们的一起回忆?
方文山:这个展很丰厚,主要有4大区块。一个是周同学(周杰伦)的保藏品,代表他对美学的鉴赏眼光,观众能够透过他保藏的艺术品,去联想周杰伦的美学素质或美学档次。
另一个区块是借展。咱们由于喜爱,借来了许多价值不菲的保藏品,特别借来展出跟群众共享。
还有一个区块是一些画家、艺术家为周杰伦创造的著作,有的是用他的肖像去创造的油画或抽象画,或是把他的创造元素化作一种符号。还有周杰伦MV里呈现的一些装修,像曾经在MV里弹过的钢琴。
最终是我和他创造的部分。根据咱们的著作,咱们用歌词自身去延伸出一些设备艺术,构成版画、木雕、蒸汽朋克风著作。
其间,我在《菊花台西夏文》中把歌词和西夏文进行结合。西夏文距今现已快一千年前史了,跟着前史更迭不再了,还好相关的文献留下来,而且足够多,基本上能够译出汉字对应的词语。
西夏文文字的笔画很繁琐,但文字的结构很有次序美、结构美,我创造的思路也是相同的,也是寻求结构和次序的平衡。
南方网:“艺起‘杰’作”在广州展开,有什么话想跟广州的歌迷说的?
方文山:期望我们看展的一起,也能够培育对美的价值观、对美学的判断才能。“美”没有标准答案,这儿的“美”是归于周同学眼中的美。期望由这个空间,我们能够寻找自己对美的界说。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小殷 张菲菲
摄像 张瑞霖 张琪达 罗渊 邱靖特
制造 张瑞霖
规划 武君丽
校正 陈学德 赖玉清
部分画面支撑 广财融媒体构思工作室